“高祖斩蛇,平帝还命。”这句话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。平帝去世后,王莽篡位,不仅谋取了平帝的权力,还对平帝的儿子展开追杀。而这一切的根源,居然与刘邦和一条白蛇的故事有关。传说刘邦斩蛇,二百年后,蛇的复仇转世为王莽,继而逼死平帝,并追杀刘秀。这就是“王莽赶刘秀”的前世缘由。
汉高祖刘邦斩蛇的故事流传甚广,想必许多人都听说过。刘邦年轻时,曾是秦朝的一名小官,担任亭长一职。在一次押解犯人去修建秦始皇的陵墓时,刘邦带领犯人途经骊山。途中,许多犯人纷纷逃跑,刘邦意识到即使按原计划将犯人送达,也可能因此受罚。于是,他决定放松管束,告诉逃跑的犯人们:“大家各自散去吧,我也打算逃走。”这些犯人见刘邦如此仗义,便决定追随他,一同起义。刘邦欣然接受,和这些人一起庆祝,喝酒畅谈未来。酒后,刘邦和大家继续赶路。
展开剩余69%然而,途中有消息传来,说前方有一条大白蛇阻挡去路,劝刘邦和众人折返。此时刘邦因酒意上头,大声说道:“男子汉大丈夫,怎能怕这蛇!”说罢,他拔剑将大白蛇一斩为二,蛇身分开,众人得以顺利通行。行至数里后,刘邦醉意浓重,便躺在路边睡了起来。后来,其他人经过时,发现一位老妇人在哭泣。有人上前问她为何悲伤,老妇人称自己的儿子是白帝之子,遭炎帝之子杀害,而刘邦则是炎帝之子。众人觉得她话中不实,正准备质问,却发现老妇人瞬间消失。大家都感到一阵诧异,将此事告知刘邦。刘邦心中暗自高兴,心想着自己恐怕真有些不凡的身份。从那时起,刘邦的追随者们更加坚定地跟随他,始终相信刘邦非同一般。
这一段“斩蛇”的故事在史书《史记》中的《高祖本纪》中有所记载。而民间则有另一种说法,将这一事件与王莽的篡位做了巧妙的联系。有人认为“蛇遂分为两径开”中的“蛇”与王莽的“莽”字相近,而“两径开”正巧与东西两汉分别约二百年的历史契合。
根据这一传说,刘邦杀白蛇后,白蛇为报仇心怀怨恨,转世为王莽。当时,刘邦在生前曾说过,如果有冤情,必将在“平地”还命。平帝即为“平地”,因此,白蛇的转世——王莽,便以此为契机,篡位并逼死了平帝。而平帝的儿子刘秀,得知王莽篡位后,愤而起兵,企图恢复汉朝的正统。王莽得知后,心生杀意,派人追杀刘秀,而刘秀也一直逃亡,王莽始终紧追不舍,这便成了历史上著名的“王莽赶刘秀”的故事。
这个传说无疑是后人根据历史的巧合加工而成,特别是东汉时期的民间故事。细看,西汉和东汉的历史,的确各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波澜起伏。通过巧妙的附会和对历史事件的合理化处理,民间形成了这个“王莽赶刘秀”的传说,并广泛流传,影响深远。
对于这个故事,你家乡是否也有类似的版本呢?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个充满神秘与历史交织的传说的?
发布于:天津市诚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